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常州市“十四五”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常州市“十四五”课题 > 基于生命教育的幼儿园树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 研究成果 > 融通课程

中班上融通课程:蓬头稚子研橘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wjmhsyyey  发布时间:2023-06-15  浏览次数:

鸣凰实验幼儿园 金佳 王旦芳

一、活动背景: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自然的世界里,孩子们与之浑然天成,相映成辉!回归自然资源建构的园本课程教师应发挥充分的教育机智,注重幼儿学习方式的渗透性,打破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封闭单一的教育将自然资源课程建构渗透进家庭教育,并牵手家庭教育,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金黄的橘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像是顽皮的小孩扒开绿叶,露出圆圆的小脸,一个劲地向大家点头微笑。孩子们忍不住跑过去,安静的橘子树下立刻热闹起来。孩子们围在橘子树旁,时不时摸摸或亲亲,叽叽喳喳地讲着橘子的各种趣事。让课程走进幼儿的生活,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于是,在美丽的秋天,一树的橘子与一群群的孩子开始进行“快乐的对话”。

image.png 

二、活动资源:

1.幼儿园内的橘子树为幼儿提供了适宜幼儿的自然环境。幼儿可利用橘子树进行写生、晒橘等活动,在活动中正确感知桔子的基本特征,提升动作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探索的欲望。

2.区域环境与主题活动相互渗入,美术区中增加色彩鲜艳的超轻粘土、颜料盒、皱纹纸、锡纸等;益智区增添橘子配对、数橘小游戏等;表演区和图书角分别增添橘子船”的图谱和“橘子老虎”的书籍,给幼儿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3.利用家园调查表、亲子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主题活动目标,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利用周边社区资源进行摘橘子活动

三、活动目标:

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身体发展状况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特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观察品尝触摸等活动,了解橘子的色、形、味等特征。

2.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积极探索橘子皮、经络、橘肉积累更多有关橘子的经验。

3.正确感知桔子的基本特征。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4.乐意借助橘肉、橘皮的形状等,进行创意和发散思维,并在操作中体验制作的乐趣。

5.利用亲子活动,以境激情,围绕橘子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过程:

(一)别样的照片

秋天来了,幼儿园变了。地上飘落着各种各样的树叶,有红色、绿色、黄色,每次户外散步,孩子们都驻足远望,有时候还直接跑过去,与树叶来一次亲密接触。幼儿园的橘子树每次孩子们经过都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橘子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有多少橘子在树上了?”“我家也有很多橘子!”……可是,周末过后的一次散步,孩子们发现橘子树上的橘子只剩了一两个,孩子们一下子炸了锅:“橘子被摘走了?被谁摘走的?还剩一个橘子了,我们怎么办?”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橘子被大班的哥哥姐姐“捷足先登”了,于是我们立刻发动家长资源,让家长带着孩子们利用周边资源,进行了一场亲子摘橘的行动,弥补了孩子们没摘到橘子的遗憾的同时,用相机记录下了孩子们摘橘的快乐时光。



image.png 

而对于幼儿园的橘子树呢,孩子们商量了一下,举起手里的画笔,用自己的方式给“仅存”的一颗橘子拍了张别样的照片!



 image.png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孩子们喜欢新鲜的事物,乐意与大自然亲近、探索。他们善于观察,发现唯一一颗果树长出果实时,眼睛里是发光的,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对橘子的好奇更近了一步,同时也吸引来了更多的同伴。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天生具有主动发现、探索的愿望。在观察到孩子们的兴趣点时,教师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顺应孩子的需求,支持孩子的探索。在幼儿有了初步的发现之后,教师及时给予孩子肯定,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利用家长资源,建立课程。

(二)橘子有几瓣

孩子们把摘的橘子带来了教室,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

image.png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每人了解了大小标记,筛选出了一大一小的橘子后,开始动手操作剥橘子,再通过记录纸的对比,小组的交流,孩子们又发现了橘子的两个秘密,其一是瓣数与橘子的大小无关,其二是橘子的瓣数在7到11之间,对橘子本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无情无尽的,他们发现带来的橘子有大有小,各有各的特征。讨论中,教师及时参与、有效引导,记录表的加入,不仅幼儿对橘子有了新的认知,而且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三)一场橘行动

拨下来的橘子皮不要扔”,在大家忙着收拾桌上的橘皮的时候,科科说道:“我妈就把橘子皮晒晒可香了,还能泡水喝”。缪诗涵立马接着说“我们也来晒吧!”“晒在哪里啊?”由于正好到了饭点,孩子们犯愁时,我提议在教室找一找可以晒橘子皮的工具,孩子们的兴趣又被调动了起来,最后大家把橘子皮放在了蒸笼里。并利用饭后散步的时光把“它们”晒在了橘子树下。

image.png 

差不多一周左右的时候,又是一个周末过后,孩子们准备去收橘皮的时候,发现橘子皮发霉了,大家又讨论了起来,有是说晒橘子的工具不好,有的说我们没有仔细照顾……

 image.png

于是我们与孩子们一起上网寻找了时候晒橘的工具,然后利用晨间户外和散步等时间经常去给橘子皮翻翻身。

许多:“看我们这次的橘子皮没有发霉,我们一直在给它翻身呢。”

张梓萱:“这个下面是透气的,下面的橘子皮也能晒到。”

徐锦延:“我们这个还有盖子,小虫子也钻不进去。”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分享着自己晒橘的经验。

image.png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许多的生活经验来自于生活,当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学校后,他们会有自己的小想法,也乐意去尝试,喜欢挑战一些事物。在遇到失败后,通过老师的协助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这不仅增强了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也亲身感知了探索的乐趣。无形中,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也被进一步激发。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当孩子有了新的想法后,教师并没有去组织,而是选择进入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及时发现了游戏中的安全隐患,并适时介入,引发孩子进一步思考。让孩子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发现成长

(四)橘子大变身

橘皮孩子们没有浪费,橘子的吃法玩法更是花样百出,这次幼儿、老师、家长我们三员联动,不仅吃得很开心,我们还让的橘子来了一场大变身,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橘洞”有没有大开吧~

image.png 

 五、活动反思:

 课程源于生活,从幼儿感兴趣的橘子入手,利用教室资源、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开展了”课程系列活动。打开了儿童探究橘子的“大门”,加深了对橘子的感性认识。孩子们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出发,孩子们自行引发了关于橘子的科学知识探索,更植入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整个活动在孩子们的观察、品尝、探索、做做玩玩中暂时告一段落。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说说橘子是什么味道,什么形状,摸起来什么感觉,橘子皮可以做什么等问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了生活经验,增进了亲子交流,感受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和活动带来的乐趣。其实橘子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橘树,到伴随幼儿园橘子成熟,到与橘子做游戏,再到橘子大变身,不知不觉,幼儿园五大领域已无痕地渗透其中,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情境中学习着,体验着,收获着。这一个个故事串成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其实橘子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

 橘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明年初夏时,静待橘花开;

 明年秋收时,发现新秘密。

 六、课程框架图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