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常州市“十四五”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常州市“十四五”课题 > “儿童立场”指引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 成果材料

兴趣源于互动 互动促发主动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wjmhsyyey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


兴趣源于互动  互动促发主动学习

【摘要】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内部内驱力,有效的师幼对话能很好地诱发幼儿地外部学习内驱力,外部内驱力与内部内驱力相辅相成,才能产生幼儿主动深入学习的学习动机。本文以课程案例《与“石”相遇,别样精彩》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观察幼儿的兴趣价值下,用有价值的互动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  生态式互动  主动学习

一、“观察互动”中抓住幼儿的随机兴趣,发现最近发展区

    兴趣源起:石头为什么摩擦后会有焦味?

1.基于幼儿立场的观察,“生发”出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是天生的主动学习者,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生的兴趣,只有跟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才能得到自我发展,这种发展是自我向内的需求。在主动学习中,他们与外界的事物发生“交往”,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各种活动现场中观察、支持幼儿的行为,在活动情境中不断“生发”出自我内需产生所产生的兴趣。课程案例《与“石”相遇,别样精彩》的课程起源来源于自然角中的一场“无心插柳”的石头“打击乐”:在自然角中孩子们给植物浇水,照顾完植物后,孩子们无所事事地坐在地上,两位小朋友随手拿起地上的鹅卵石敲击,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并且不断地在重复这一动作,并且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模仿。发生这一幕时,教师要做观察肯定他们的行为发生,做好“旁观者”的身份,及时分析幼儿当下行为的兴趣内需是什么。幼儿喜欢与沙、石头、水等自然物发生互动,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操作,他们在这种直接互动中获得经验。所以,孩子们在自然角中不断敲击的动作引起了小朋友的自然互动。随之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敲击石头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敲击声中听到了强强弱弱的敲击声,为此感到异常兴奋与愉悦。

“无声”的观察后,教师可以通过赞赏的表情、眼神给与幼儿行为的肯定,并且给与一些语言提示,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幼儿在不断的敲打石头的过程中还惊奇地发现打磨过后的石头有股焦味,孩子们通过直接操作发现石头进行不断的敲击后会有声音、石头变热、石头会闻到一股焦味,“生发”出探索的兴趣点。

2.多样的团讨互动,选择有价值的兴趣研究点

在游戏过后,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团讨,一部分在自然角中参与石头打击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同伴,在小组团讨后进行了集体团讨。在团讨中有的幼儿对石头的敲打产生了兴趣,发现声音大小与敲击的力度大小有关;有的孩子发现鹅卵石的大小种类不同,敲击出的音色不同;有的幼儿发现不断敲击石头后石头会变热,还能闻到一股“焦味”等等。每个孩子们的兴趣落点不同,通过团讨总结现象,孩子们都发现这些现象都是源于石头相互进行摩擦敲打后产生的,并且大部分幼儿对石头为什么会闻到一股焦味产生了兴趣。

《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会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为什么石头进行摩擦敲打后变热、有股焦味,孩子们已然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好奇心,内部内驱力促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

3.多元的表征记录,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可以通过各种表征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为什么石头摩擦后会变热的现象”,孩子们开始自主学习。孩子们在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线上学习,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孩子们的记录和语言表达总结归纳出幼儿的已有经验有:1.了解一种石头是火山石,火山石能摩擦出火星来。2.在生活中见过火柴能摩擦出火来。3.在书本中了解了钻木起火的故事,故事中也是通过摩擦来生火。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中,了解到有些物品经过摩擦后会产生火,对于石头的种类有些了解,但是对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还不够清晰。对于游戏中为什么鹅卵石摩擦后为什么会变热,会有股焦味,孩子们并没有对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之后的团讨中呈现幼儿想要探索问题:石头为什么摩擦后会变热?火山石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打出火星的?是不是所有的石头摩擦后都会这样等等问题。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指南》中科学探究对5—6岁儿童提出的目标进行课程预设目标:1.整合多元化的资源,幼儿通过制定计划、调查表等形式发现生活中石头的种类、价值和特性。2.创设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幼儿会在自主探索中喜欢摩擦的游戏,发现不同的石头之间进行摩擦后的现象。会通过绘本游戏、生活发现对石头进行创意美术、故事创作。3.会有用多元的表征形式记录自己的猜想、实验结果,并且乐于与同伴合作互动,乐于表达交流。

二、“问题情境”中顺应幼儿的兴趣,满足主动学习的意愿

    兴趣的二次激发:不同的石头摩擦后会有什么现象?

1.“隐形的材料对话”引发共生的问题情境

孩子们经过调查发现,除了鹅软石摩擦后会变热后,自然地对知识及及进行迁移产生了:“其他石头摩擦后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孩子们自主在区角中创设一角——“石头之家”,为了收集到各种种类的石头。孩子们在周边资源中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石头,可是发现身边的石头种类除了鹅卵石、石灰石,其他的石头种类没有找到。带着共同的问题,孩子们向绘本书籍“求助”,发现了钻石、粉笔、沙子、玛瑙、打火石、燧石等等都是属于石头的种类。孩子们从书本中找到答案后,开始从网络上、生活中寻找这些石头。教室中由孩子们创设的“微型石头博物馆”成功落座。

孩子们每天都会去与这些石头发生互动,经过摸摸、敲敲、打打、摩擦发现了很多有关石头的现象:很多石头相互摩擦后都会变热,能闻出焦味,有的石头摩擦一会就能产生热量,有些光滑的石头摩擦后“焦味”不明显,燧石与燧石摩擦,打火石与燧石摩擦都能摩擦出“火星”,并能迅速产生热量等等。

2.“个别化学习”引发共生的问题情境

    儿童天生具备学习能力,他们会向自己的同伴学习,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把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一次游戏中,两个小朋友在一起摩擦打火石,其中一个小朋友拿着餐巾纸,另外一个小朋友使劲在摩擦打火石。摩擦了好一会,餐巾纸都戳破了,还是在不断尝试。老师走近他们,问:“你们在什么?”他们说:“我们想生火。”他们的动作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围观,对于他们的失败引起了共鸣,产生了问题情境:如何打火石成功生火。孩子们在猜测可能打火石打的方向不对,还有的孩子猜测需要其他材料。于是,孩子们在收集生活中的“易燃物”,在烤红薯的过程中发现树叶、塑料、木屑、布、纸等材料的易燃速度不同,学会了打火石生火的步骤要领。

3.“生生对话”引发共生的问题情境

    大班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游戏,他们自然地与他人组队游戏,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产生游戏内容。在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对烤红薯的灶台还是比较感兴趣,幼儿之间自然想起上次打火石生活的场景。孩子们看到石头堆砌的灶台,纷纷有了用石头造一个“灶台”的想法。孩子们自由组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内进行对话,不断产生问题情境,通过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经验。如:其中一组孩子发现石头往上碟的过程中总是会掉落,在石头之间的缝隙里撒入沙子石头就会稳固些。还有一组发现石头在围合的时候总是在围到第三层的时候就倒下了,孩子们最终发现在底层用大石头,上层用小石头,“灶台”就稳固些了。

三、“双向对话”中延伸幼儿的兴趣,提高深入学习的内驱力

    延伸兴趣下的深度学习:各种材料摩擦后的“静电”现象

师幼之间能有效的对话,才能体现儿童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儿童的内部学习内驱力往往需要外部内驱力的作用,师幼对话往往能引起幼儿深入学习的外部内驱力。教师在师幼对话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闪光点,接住幼儿抛来的“橄榄枝”,顺应幼儿的兴趣,拓展幼儿的经验,在这种一来一去的双向对话中促进幼儿的深入学习。

支架式理念中“支”是为了“不支”,通过一阶段的探索,幼儿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且通过发现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模式,自然地联系已有经验,就会出现独立探索的契机,促使学习走向深入。

一次游戏过后,一位女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手很冷的时候,我就会搓我的小手,搓一会后我的小手就会变得很热,就像石头摩擦后也会变热一样。”教师听到这段话后,马上发现了幼儿的发散思维,这位孩子已然出现了“向外延伸”的兴趣点,在她向老师“诉说”的过程中也在表明她发现问题后的自我探索的心理活动。对于这一契机,教师要充分观察幼儿的言行,运用不同的对话策略。

对话策略1:“顺势启发”,自我猜想

兴趣点:发现很多物体摩擦后都会变热

在孩子说完自己的发现后,教师立即给与语言和表情的肯定,马上把她的发现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并提出:“除了小手摩擦后会变热,其他物品摩擦后也会变热吗?”孩子们在区角中用各种材料进行摩擦,发现教师里的材料摩擦后都会变热,有的材料摩擦一会就会变热,有的材料要反复摩擦多次,才会明显摸到物体“变热”了。

对话策略2:“请君入瓮”,自主探索

兴趣点:发现静电现象

教师幼儿对“摩擦游戏”热情不减,孩子们目前的探索点还是停留在“摩擦”后物体会变热,会不会有“焦味”的问题上,在孩子遇到“探索瓶颈”后,教师需要发挥“顺水推舟”的作用。教师及时在区角中放入一些碎纸片,在幼儿玩游戏的时候自然带着孩子一起用吸管与毛巾摩擦,,然后把摩擦后的吸管放在纸片旁。孩子们发现纸片被吸管吸上来了,通过反复操作了解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对话策略3:“以表为介”,自我验证

兴趣点:发现静电有大小

区角中有张集体记录表,孩子们每天自主选择材料,游戏中自主选择时间尝试各种材料的摩擦,观察不同的材料摩擦后的静电现象,并且自主记录。在一次师幼对话中,一位小女孩说:“老师,我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把铅笔和桌子进行摩擦,然后桌上的橡皮屑就被吸上来了。”于是,老师抛出问题:“你的发现非常棒,除了纸片原来橡皮屑也能被吸上来,还有什么材料也能吸上来呢?”孩子们纷纷开始猜测,为了验证猜想,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每天尝试并且记录。老师通过幼儿的记录表及时发现他们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不同材料在摩擦后静电大小不一样。

支持策略4:“思维逆反”,深入学习

兴趣点:不同的石头摩擦后现象有异同

孩子们一开始是发现了石头之间的摩擦会变热,有些石头能快速致热所以能产生“火星”,并且延伸到发现其他材料摩擦也会变热,并且有静电现象。这时孩子们却没有提出石头摩擦后是否也会静电呢?于是,在师幼对话中,教师提出了反向思维的问题:“孩子们,石头摩擦会变热,有的石头还会打出火星,他们摩擦后产生静电吗?”大都数孩子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有些石头打出了“火星”了,就不会有“静电”了。这时,教师发现孩子们的知识联系不够强,只是仅限于自己的直接操作。于是,教师提出让孩子们操作验证的要求。在操作发现大多数石头在摩擦后都能快速吸上纸片,能快速产生热量的打火石、燧石、炭火石能快速产生静电;光滑的石头由于摩擦力较小,静电效应比较小。

孩子们在整个操作中材料“由一变多”,操作“由少到多”,思维由“定向思维”到“发散思维”,学习层次由“浅层次”到“深层次”,教师不断顺应幼儿的每个当下的“兴趣内需”进行探索活动,但是在教师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着“放风筝”的作用,无论“风筝”飞的多高,线依然握在“手中”。在不同层次的探索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最终得到为什么石头摩擦后会变热、会有“焦味”、会有“静电”的原因,这种自我获得的经验才能真正内化成幼儿的有意义经验。

参考文献:

1】屠美红   向瑞吉欧学什么【M】背景: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