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帐号:
密码:
 
文件资料
文献资料
过程资料
成果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网站 >> 归档栏目 >> 教育科研 >> 科学游戏 >> 成果资料 >>灵动种植园 学习小天地
 
灵动种植园 学习小天地
发布日期:2017-12-15 15:59:49    点击次数:   作者:陈颖洁  来源: 本站原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学前的认知特点作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在自己的运动、操作过程中认知世界的,孩子与成人不同,他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借助动作进行思维的。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成人的说教,当然也会让幼儿知道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然而这种认识的效果远不如幼儿亲自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所带来的感知认识深。

近年来,我园进行了生态式种植区域活动的研究,我园自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园中草坪、小山坡、沙地,特别是宽阔的种植园地,这一切为孩子与自然的互动,让幼儿的小手探究科学的奥秘,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一、走向大自然,解放幼儿的小手。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走向大自然的幼儿,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鱼为什么不会闭眼睛?”“冬天小狗不穿衣服会冻死吗?”“我多吃了饭长得高,可大树不吃饭,它怎么会长得那么高呢?”这些看似可笑的问题,其实是幼儿智慧的萌芽,启智的基础。抓住自然中的点点滴滴,让幼儿动手去操作探索,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责任。单靠向幼儿讲上一大套道理并不能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只有解放幼儿的小手,让幼儿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动手去探索去感知,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1.丰富种植园地,激发幼儿动一动。

我园的种植园地,是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真实自然的。种植园里不仅有丰富的植物品种,如蔬菜,既有食用叶类的,也有食用根茎类的;不仅有成株生长的,也有搭架爬藤的;还有与其共生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园地就是个浓缩的生态园,更是大自然的缩影,它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帮助幼儿开拓了视野,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

每个幼儿都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种植园地里植物的生长变化,小动物的活泼可爱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不知道植物是如何长大的时候,我们为幼儿提供一点种植的条件,让幼儿亲自用小手去照料一棵植物,通过自己的动手栽培,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知道不给它浇水它就会没有精神,不给它晒太阳叶子就会发黄,不增加一些养料它就会瘦。这样幼儿就很容易明白,植物和人是不一样的,它不是靠吃饭生长的。种植园地里形形色色的蔬菜、花花草草都是幼儿动一动的活教材。

2.家园紧密相连,放手让幼儿试一试。

幼儿园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才能得到很大的收获。因此,我们在通过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家庭具有种植花卉和饲养小动物的有利条件,花卉的美丽,动物的好动,幼儿都特别喜爱,如果在种植园地中让幼儿亲自栽种植物,亲自饲养小动物,就能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家长们只要简单的创设条件,为幼儿准备一些菜籽,花籽、豆类、大蒜等和购买一些小鱼、小鸡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每天,我们都可以让幼儿去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让幼儿替小动物打扫、喂食。起初,孩子们不了解哪些植物需要天天喝水、哪些植物难得喝水,也不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但在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幼儿渐渐知道了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小动物爱吃的食物,通过种植园地的管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并与动植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有在幼儿乐于与动植物接触时,才能仔细观察它,进而了解掌握它。

  在种植园地中,我们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大胆放开手,让幼儿试着捕捉草地上的蜗牛,蚯蚓,花儿上的蝴蝶,去采野花,拔萝卜,摘瓜果,去摸小鸡小鸭的羽毛,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这样,幼儿的小手变得更能干了,获得的科学知识也更多了。

二、设置小实验,锻炼幼儿的小手。

  在种植园地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一些植物的科学现象和小动物的习性,教师常会设计操作一些小实验如“有趣的植物变色”、“植物的向光之路”,让幼儿观察过程,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考虑到实验的操作难度,教师让幼儿参与的机会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限制了幼儿动手操作水平的发展。让幼儿参与做一些小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动植物的科学知识。

1.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幼儿做实验的兴趣。

   当幼儿第一次接触实验的时候,就应当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的渴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用巧妙的方法引到幼儿面前,来加深幼儿对实验的兴趣。小雨刚停的早晨,我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去看看最近种的小青菜有没有发芽,有几个幼儿在小路的草丛中发现了许多蜗牛,孩子们就蜗牛的问题热烈地说开了,我凑了过去,听到幼儿在争论着,“蜗牛的壳有什么用呢?”,“头上那两只长长的是眼睛吗?”,利用这个机会我让幼儿近距离的观察蜗牛的外形,并向他们介绍了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它吃泥土吗?”一个幼儿向我提问,我忽然觉得这可以引导幼儿来做个蜗牛的食物的小实验,于是就蜗牛到底吃什么展开激烈的谈论,有的认为蜗牛吃泥土,有的认为蜗牛和我们人类一样吃米饭,还有的幼儿认为蜗牛吃树叶和青草,甚至有幼儿认为蜗牛吃肉,吃水果等等,于是我便分组让小朋友来做蜗牛饲养员,一听说要做蜗牛饲养员,孩子们立即激动万分,兴趣浓厚,孩子们分组捕捉了蜗牛带回教室,他们动手给蜗牛建造了小屋,有的养在玻璃瓶里,有的养在纸盒里,有的养在小盆里,孩子们按自己的猜想给蜗牛喂食,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蜗牛最喜欢吃的是小青菜,草叶,对一些如苹果类的水果吃的较少,而喂肉类和泥土的小小饲养员发现没到两天蜗牛便死了,原来蜗牛是不喜欢吃肉类和泥土,孩子们终于通过动手实验了解了蜗牛的食物是什么。最后我告诉幼儿说蜗牛虽然有了自己喜欢吃的粮食,但他们也有它们喜欢的环境,想念的家,所以放他们到我们的种植园地去,他们会生活的更快乐,于是孩子们和我高高兴兴的把蜗牛送回了种植园地。通过让幼儿来当蜗牛饲养员,在孩子们喂养蜗牛的过程中用笔记录下了蜗牛的形状,以及蜗牛的习性,了解了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人人参与种植实验,培养幼儿动手的独立性。

幼儿在很多时候有自己的主见,也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需要平等,需要成人把他们当“大人”一样看待,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师观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发挥幼儿主体性,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变化,让每个幼儿参与收集各种资料、标本以及废旧材料。在“黄豆发芽的实验”中,小班幼儿人人在种植园地种下了黄豆种子,教师鼓励幼儿天天为种植园地的小苗浇水、除草,当他们发现黄豆芽变成植物时欣喜若狂。中班时有的幼儿喜欢把黄豆放在水里种植,他们要比较观察黄豆在水里和土中的生长状况,到了大班同样是黄豆的实验,但孩子们的想法更多了,他们分别做了黄豆在水里,在沙里,在泥土里,离开水,离开空气发芽的对比实验.也就是说,教师只要调动幼儿人人参与实验,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逐步深入,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就越多,独立性就越强,知识面也越宽。

三、生成活课程,发展幼儿的小手。

   种植园地的活动本身的操作性强,蕴藏着多种教育价值,幼儿从中不仅了解了多种植物的名称和他们丰富的生活形态,还可以观察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多样变化,同时幼儿还能从中动手学习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如松土、挖坑、点播、浇水,在收获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喜悦,培养幼儿爱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利用种植园地,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记得我们小时侯生活在农村,有一望无边的田野和家家门前那绿油油的自留地,可如今大片的田地都被高楼和工业区所占领,孩子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是通过图片来了解的,这样就缺乏直接的感性经验,幼儿习得的科学知识也比较肤浅,而在种植园地里,我们能让幼儿看到郁郁葱葱的各种蔬菜和鲜艳的瓜果,能让幼儿听到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自己种植一些植物、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发芽、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生长与自然界阳光、空气、水分的关系,让幼儿在种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幼儿在与种植园地的交互作用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识,而且也养成了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习惯。如幼儿在对竹子的探索中,对竹子身上为什么会有节很感兴趣,通过收集资料、观察、测量等活动,孩子们发现竹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树种不一样,它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是我国国宝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并且可以用竹子做笔、做乐器、还能净化空气,现在的人还特别喜欢竹纤维用品,它是人们劳动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植物。这种在种植园地里进行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丰富科学知识。

2.利用种植园地,发展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季节的周而复始,种植园地的变化为幼儿欣赏自然美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春天,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迎春花、绿的柳树,小鸟在枝头欢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仿佛置身于诗一般美丽的画面中,感受到了种植园地的美。我们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让幼儿来到种植园地,进行写生、意愿画,让孩子把欣赏到的种植园地的美景通过图画表现出来,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秋天,带幼儿在蓝天白云下观赏金黄的树叶,让孩子们动手拾几片枯黄的树叶做书签,用各种形状的树叶粘贴美丽的图画,幼儿通过动手绘画和制作,把自己的情感和种植园地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享受着美的滋润,接受着美的熏陶。

3.利用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随着季节的交替,种植园地也在不断的变化,每天我们都带领幼儿在种植园地观察,记录。中班幼儿在种植蚕豆的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松土、挖坑、点播种子、浇水,从发芽到收获时幼儿进行剥豆荚,煮豆子的活动,幼儿都参与了劳动,通过收获、烹饪、品尝幼儿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付出后得到回报的喜悦,在农忙的季节,我们还带领幼儿到田野观察农民伯伯耕地、插秧、施肥等辛勤劳动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悯农》中“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使孩子们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孩子们在附近的农田里参与简单劳动,如拔草、拾稻穗等培养了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动手实践使他们逐步养成了尊重成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4、利用种植园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与操作,练习与巩固已有的经验,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我们将种植园地所丰收的毛豆、蚕豆、花生、蔬菜等投放到区域游戏的认知区、生活区、数学区,美工区,让幼儿来认认,剥剥、数数、玩玩,幼儿在剥豆豆的游戏中促进了手的小肌肉群的发展,在剥开数数豆豆的游戏中学会了统计,在水果变变变和蔬菜秀一秀的游戏中学会了装饰。此外,我园的好娃娃社区是以开展角色游戏为主的,我们会把丰收的蔬菜和瓜果直接投放到好娃娃社区中的“开心菜场”中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菜场,在这里扮演营业员的幼儿会给各种蔬菜分类摆放,会给蔬菜写好菜名,在电子称下进行称重标好价格,顾客来买菜时也会按大小、色泽等进行细心的挑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也多了,合作性也强了,幼儿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幼儿更爱玩“开心菜场”的游戏了。

在种植园地里,我们的孩子通过动手实践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游戏,幼儿的知识经验增长了,幼儿的动手独立性增强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发展了,带孩子们走进种植园地吧,那真是个美妙的乐园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学前的认知特点作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在自己的运动、操作过程中认知世界的,孩子与成人不同,他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借助动作进行思维的。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成人的说教,当然也会让幼儿知道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然而这种认识的效果远不如幼儿亲自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所带来的感知认识深。

近年来,我园进行了生态式种植区域活动的研究,我园自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园中草坪、小山坡、沙地,特别是宽阔的种植园地,这一切为孩子与自然的互动,让幼儿的小手探究科学的奥秘,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一、走向大自然,解放幼儿的小手。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走向大自然的幼儿,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来,“鱼为什么不会闭眼睛?”“冬天小狗不穿衣服会冻死吗?”“我多吃了饭长得高,可大树不吃饭,它怎么会长得那么高呢?”这些看似可笑的问题,其实是幼儿智慧的萌芽,启智的基础。抓住自然中的点点滴滴,让幼儿动手去操作探索,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责任。单靠向幼儿讲上一大套道理并不能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只有解放幼儿的小手,让幼儿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动手去探索去感知,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1.丰富种植园地,激发幼儿动一动。

我园的种植园地,是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真实自然的。种植园里不仅有丰富的植物品种,如蔬菜,既有食用叶类的,也有食用根茎类的;不仅有成株生长的,也有搭架爬藤的;还有与其共生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园地就是个浓缩的生态园,更是大自然的缩影,它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帮助幼儿开拓了视野,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

每个幼儿都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种植园地里植物的生长变化,小动物的活泼可爱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不知道植物是如何长大的时候,我们为幼儿提供一点种植的条件,让幼儿亲自用小手去照料一棵植物,通过自己的动手栽培,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知道不给它浇水它就会没有精神,不给它晒太阳叶子就会发黄,不增加一些养料它就会瘦。这样幼儿就很容易明白,植物和人是不一样的,它不是靠吃饭生长的。种植园地里形形色色的蔬菜、花花草草都是幼儿动一动的活教材。

2.家园紧密相连,放手让幼儿试一试。

幼儿园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才能得到很大的收获。因此,我们在通过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家庭具有种植花卉和饲养小动物的有利条件,花卉的美丽,动物的好动,幼儿都特别喜爱,如果在种植园地中让幼儿亲自栽种植物,亲自饲养小动物,就能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家长们只要简单的创设条件,为幼儿准备一些菜籽,花籽、豆类、大蒜等和购买一些小鱼、小鸡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每天,我们都可以让幼儿去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让幼儿替小动物打扫、喂食。起初,孩子们不了解哪些植物需要天天喝水、哪些植物难得喝水,也不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但在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幼儿渐渐知道了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小动物爱吃的食物,通过种植园地的管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并与动植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有在幼儿乐于与动植物接触时,才能仔细观察它,进而了解掌握它。

    在种植园地中,我们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大胆放开手,让幼儿试着捕捉草地上的蜗牛,蚯蚓,花儿上的蝴蝶,去采野花,拔萝卜,摘瓜果,去摸小鸡小鸭的羽毛,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这样,幼儿的小手变得更能干了,获得的科学知识也更多了。

二、设置小实验,锻炼幼儿的小手。

    在种植园地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一些植物的科学现象和小动物的习性,教师常会设计操作一些小实验如“有趣的植物变色”、“植物的向光之路”,让幼儿观察过程,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考虑到实验的操作难度,教师让幼儿参与的机会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限制了幼儿动手操作水平的发展。让幼儿参与做一些小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动植物的科学知识。

1.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幼儿做实验的兴趣。

    当幼儿第一次接触实验的时候,就应当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的渴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用巧妙的方法引到幼儿面前,来加深幼儿对实验的兴趣。小雨刚停的早晨,我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去看看最近种的小青菜有没有发芽,有几个幼儿在小路的草丛中发现了许多蜗牛,孩子们就蜗牛的问题热烈地说开了,我凑了过去,听到幼儿在争论着,“蜗牛的壳有什么用呢?”,“头上那两只长长的是眼睛吗?”,利用这个机会我让幼儿近距离的观察蜗牛的外形,并向他们介绍了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它吃泥土吗?”一个幼儿向我提问,我忽然觉得这可以引导幼儿来做个蜗牛的食物的小实验,于是就蜗牛到底吃什么展开激烈的谈论,有的认为蜗牛吃泥土,有的认为蜗牛和我们人类一样吃米饭,还有的幼儿认为蜗牛吃树叶和青草,甚至有幼儿认为蜗牛吃肉,吃水果等等,于是我便分组让小朋友来做蜗牛饲养员,一听说要做蜗牛饲养员,孩子们立即激动万分,兴趣浓厚,孩子们分组捕捉了蜗牛带回教室,他们动手给蜗牛建造了小屋,有的养在玻璃瓶里,有的养在纸盒里,有的养在小盆里,孩子们按自己的猜想给蜗牛喂食,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蜗牛最喜欢吃的是小青菜,草叶,对一些如苹果类的水果吃的较少,而喂肉类和泥土的小小饲养员发现没到两天蜗牛便死了,原来蜗牛是不喜欢吃肉类和泥土,孩子们终于通过动手实验了解了蜗牛的食物是什么。最后我告诉幼儿说蜗牛虽然有了自己喜欢吃的粮食,但他们也有它们喜欢的环境,想念的家,所以放他们到我们的种植园地去,他们会生活的更快乐,于是孩子们和我高高兴兴的把蜗牛送回了种植园地。通过让幼儿来当蜗牛饲养员,在孩子们喂养蜗牛的过程中用笔记录下了蜗牛的形状,以及蜗牛的习性,了解了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人人参与种植实验,培养幼儿动手的独立性。

幼儿在很多时候有自己的主见,也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需要平等,需要成人把他们当“大人”一样看待,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师观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发挥幼儿主体性,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变化,让每个幼儿参与收集各种资料、标本以及废旧材料。在“黄豆发芽的实验”中,小班幼儿人人在种植园地种下了黄豆种子,教师鼓励幼儿天天为种植园地的小苗浇水、除草,当他们发现黄豆芽变成植物时欣喜若狂。中班时有的幼儿喜欢把黄豆放在水里种植,他们要比较观察黄豆在水里和土中的生长状况,到了大班同样是黄豆的实验,但孩子们的想法更多了,他们分别做了黄豆在水里,在沙里,在泥土里,离开水,离开空气发芽的对比实验.也就是说,教师只要调动幼儿人人参与实验,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逐步深入,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就越多,独立性就越强,知识面也越宽。

三、生成活课程,发展幼儿的小手。

    种植园地的活动本身的操作性强,蕴藏着多种教育价值,幼儿从中不仅了解了多种植物的名称和他们丰富的生活形态,还可以观察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多样变化,同时幼儿还能从中动手学习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如松土、挖坑、点播、浇水,在收获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喜悦,培养幼儿爱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利用种植园地,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记得我们小时侯生活在农村,有一望无边的田野和家家门前那绿油油的自留地,可如今大片的田地都被高楼和工业区所占领,孩子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往往是通过图片来了解的,这样就缺乏直接的感性经验,幼儿习得的科学知识也比较肤浅,而在种植园地里,我们能让幼儿看到郁郁葱葱的各种蔬菜和鲜艳的瓜果,能让幼儿听到充满生命力的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自己种植一些植物、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发芽、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生长与自然界阳光、空气、水分的关系,让幼儿在种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幼儿在与种植园地的交互作用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识,而且也养成了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习惯。如幼儿在对竹子的探索中,对竹子身上为什么会有节很感兴趣,通过收集资料、观察、测量等活动,孩子们发现竹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树种不一样,它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是我国国宝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并且可以用竹子做笔、做乐器、还能净化空气,现在的人还特别喜欢竹纤维用品,它是人们劳动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植物。这种在种植园地里进行的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丰富科学知识。

2.利用种植园地,发展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季节的周而复始,种植园地的变化为幼儿欣赏自然美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春天,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迎春花、绿的柳树,小鸟在枝头欢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仿佛置身于诗一般美丽的画面中,感受到了种植园地的美。我们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让幼儿来到种植园地,进行写生、意愿画,让孩子把欣赏到的种植园地的美景通过图画表现出来,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秋天,带幼儿在蓝天白云下观赏金黄的树叶,让孩子们动手拾几片枯黄的树叶做书签,用各种形状的树叶粘贴美丽的图画,幼儿通过动手绘画和制作,把自己的情感和种植园地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享受着美的滋润,接受着美的熏陶。

3.利用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随着季节的交替,种植园地也在不断的变化,每天我们都带领幼儿在种植园地观察,记录。中班幼儿在种植蚕豆的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松土、挖坑、点播种子、浇水,从发芽到收获时幼儿进行剥豆荚,煮豆子的活动,幼儿都参与了劳动,通过收获、烹饪、品尝幼儿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付出后得到回报的喜悦,在农忙的季节,我们还带领幼儿到田野观察农民伯伯耕地、插秧、施肥等辛勤劳动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悯农》中“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使孩子们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孩子们在附近的农田里参与简单劳动,如拔草、拾稻穗等培养了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动手实践使他们逐步养成了尊重成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4、利用种植园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与操作,练习与巩固已有的经验,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我们将种植园地所丰收的毛豆、蚕豆、花生、蔬菜等投放到区域游戏的认知区、生活区、数学区,美工区,让幼儿来认认,剥剥、数数、玩玩,幼儿在剥豆豆的游戏中促进了手的小肌肉群的发展,在剥开数数豆豆的游戏中学会了统计,在水果变变变和蔬菜秀一秀的游戏中学会了装饰。此外,我园的好娃娃社区是以开展角色游戏为主的,我们会把丰收的蔬菜和瓜果直接投放到好娃娃社区中的“开心菜场”中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菜场,在这里扮演营业员的幼儿会给各种蔬菜分类摆放,会给蔬菜写好菜名,在电子称下进行称重标好价格,顾客来买菜时也会按大小、色泽等进行细心的挑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也多了,合作性也强了,幼儿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幼儿更爱玩“开心菜场”的游戏了。

在种植园地里,我们的孩子通过动手实践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游戏,幼儿的知识经验增长了,幼儿的动手独立性增强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发展了,带孩子们走进种植园地吧,那真是个美妙的乐园呀!

 

 

 

 

 

 

 



上一篇:放手孩子,让科学活动活起来
下一篇:交流,让科学探索活动“活”起来
 
 
邮箱:wjmhyey@wjedu.net   电话:0519-86530875   地址: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鸣凰鸣新中路252号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备案号: 苏ICP备17054889号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