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生态课程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生态课程研究 > 成果展示

玩绳的探索之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周丽  发布时间:2018-12-20  浏览次数:

一、课程背景:

运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孩子天生好动,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动的?于是我们开展了《大家来运动》的课程,在探索和尝试中,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课程开始前我们针对运动设计调查表,通过反馈我们了解到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是各种绳类游戏,然后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玩绳运动是通过幼儿用细细长长的绳子折起来、接起来、随意拼搭摆放,固定在椅子上或拿在手上创造出多种玩法的运动。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鼓励孩子探索各种绳子的玩法,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体验设计的乐趣。于是,我们利用园内器械材料的运用,设计开展“一物多玩”“自由组合”等方式,鼓励、支持幼儿在安全的情况下学习与材料亲密接触,大胆创新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课程目标:

1. 学会跳绳,并在材料的辅助下多样玩绳,并尝试探索简单的组合玩绳,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2.通过室内室外各项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合作玩绳的乐趣。

3.喜欢运动,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课程故事:

第一阶段尝试: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户外活动中我们投放了绳子,让孩子们进行玩绳游戏。凌致远、谢佳乐、田荏丞、包天佑几个小朋友首先跑过来拿绳子开始跳了起来,刚开始他们跳得很起劲,即使不会也在尝试着努力着,可是当我们走下去指导其他小朋友跳绳的时候,其中三个孩子扔掉了绳子跑在一起手牵手开始玩起了转圈圈,而在一边的包天佑也扔掉绳子远远的看着他们在那里玩但是并不愿意跳绳。没过多久我发现更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很多趁老师不注意扔掉绳子玩起了别的游戏。

    

第二阶段尝试:多种途径,寻找兴趣点

孩子们为什么玩着玩着就跑掉了呢?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呢?于是我们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相应调整。

1.调查反馈,整理归纳

首先我们就利用晨间谈话聊了一下,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多样玩绳,而不是机械的学习跳绳技能。通过孩子们反馈我们设计了一张调查表 ,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在了解孩子们兴趣点的同时,让父母更好了解我们的课程内容,更好的家园工作。 

2.收集整理,环境创设

其次,欣赏、了解绳子。课堂中老师带领幼儿了解认识不同材质的绳子。老师、家长、幼儿的团结合作,共创以绳子为主题的环境。我们创设了一个绳子的商店,里面装满了我们合作小组师生收集的大量绳子实物来了解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通过各种渠道的收集汇总,才发现绳子真是个大家族。同时我们还带领孩子在区域中通过画一画、绕一绕、捆一捆等形式来体验和感受不同材质绳子带来的乐趣。比如有常见的装饰画以及翻绳游戏等等。 

   

3.自主游戏,引起兴趣

接着我们开展适合幼儿多样玩绳的户外活动。几次玩绳下来我开始思考,并找来孩子们进行交流。这时田荏丞说:“老师我不会跳绳。”凌致远说:“老师我会跳绳,可是我觉得一直跳没意思。”“是的,一直跳没劲。”这时又有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说起来。通过这次简短的交流我发现原来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缺乏玩绳的兴趣,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呢?这时赵红娜说:“老师我最喜欢玩用坦克开火车的游戏。”对啊,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绳子替代平时的玩具进行游戏,于是在赵红娜的提醒下,我尝试引导孩子们回忆以前玩的小游戏,并用绘画的方式制作游戏计划,慢慢的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玩绳游戏,如两人合作跳绳,摆出形状跳着玩,拉着绳子钻跑跳等。这样孩子们的游戏兴致变高了,玩绳游戏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第三阶段尝试:增加材料,合作游戏

回到教室后,我与孩子们及时沟通发现孩子们虽然想出了很多玩绳小游戏,但是几次游戏下来很多孩子还是会扔掉绳子跑老跑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次我把几个丢掉绳子的孩子们叫了过来,一开始孩子们习惯性的紧张起来,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还没等我开口凌致远就说:“老师我错了,我下次不乱跑了。”我笑了笑说;“老师没想批评你,我就想问一下你们一开始大家一起玩好好的,怎么突然又扔掉绳子跑了呢?”这时孩子们才放松下来说了起来:“因为我总是拉绳子轮不到我。”谭一昕又说:“一直拿着绳子玩不好玩。”通过孩子们的反馈我才知道孩子们觉得单一玩绳还是很无聊,于是这一次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摆放材料的地方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绳类材料,提醒孩子们结合器械大胆创新组合游戏,创新出更多的玩法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有的孩子说:“这个没难度,太简单了。”有的孩子说:“老师从哪边进?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很多,于是我们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商量讨论。不一会就有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搬来了小梯子滚来了轮胎,甚至去附近教室借来了老师坐的大板凳又继续组合起来。

      

教师反思:                         

 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层层递近,步步深入,环境宽松化。虽然活动初期我们大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导致活动进行中出现很多问题,幸亏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倾听了孩子们的反馈及时作出调整,并在提供材料的同时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去尝试去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经验升华。所以通过不断推进和调整整个活动更侧重于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幼儿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老师的主导性,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的探索范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活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