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生态课程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生态课程研究 > 成果展示

生命•生活•生态:基于幼儿成长的班本课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杨彩萍  发布时间:2018-12-19  浏览次数:

                                           ——小班《独一无二的我》班本课程实施例谈

武进区鸣凰实验幼儿园 杨彩萍

摘要:

班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班为本的课程。本文从小班班本课程《独一无二的我》开始尝试,努力构建基于幼儿生命、源于幼儿生活,立足幼儿成长的生态化班本课程。让孩子们在这完整的“三生”班本课程体系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班本课程  生命  生活  生态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程实施和开发,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是建立在班级文化基础上的,班本课程的建构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之间理念的沟通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不断地学习中进行的,是在师幼不断地尝试中进行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特色的课程,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于是,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小班从班本课程《独一无二的我》开始尝试,努力构建基于幼儿生命、源于幼儿生活,立足幼儿成长的生态化班本课程,让孩子们在这完整的“三生”班本课程体系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班本课程活动的开发和组织作了思考。

一、基于幼儿:“三生”的班本课程基本理念

1.生命化:触动心灵,培养感恩之心。小班幼儿认识“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而教育的责任就是尽量唤醒孩子对生命的触动,帮助孩子正确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小班实施生态课程活动《独一无二的我》,在孩子观察、探索、研究过程中,持续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选择教育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其可操作性、针对性、效益性。如通过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邀请怀孕妈妈,来给宝宝们讲解人生命的起源,感恩妈妈的辛苦与付出。又如语言活动《小威向前冲》的绘本知识,让孩子们感受这一生命成长过程的奇特。同时,家园活动中,还请家长和宝宝在家共同制作《成长相册》,放到教室里的图书区域,孩子们相互翻阅了解小伙伴的成长过程,体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总之,让幼儿在探究自我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到了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了幼儿尊重、热爱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

2.生活化:就地取材,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资源丰富,涉及面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孩子。教师要做有心人,在选择时,首先考虑其教育价值,既有教育性,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易于幼儿理解、接受。如:一次户外活动玩滑滑梯时,一个男孩与其他孩子相互推玩的过程中,不慎摔倒,擦破皮。于是,就生成了一节晨间谈话活动《玩滑滑梯时的安全》。因为此事在孩子们身边发生,所以孩子们印象深刻,有话可谈。这种生活化事件,关系到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对孩子们更具有教育价值。

3.生态性:因地制宜,尊重幼儿兴趣。班级课程是促进教育生态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班级的学习生态既是一种社会生态,也是一种教育生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而班级课程涉及班级中特定的人、事、物,即教师、 幼儿、家长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孩子们生活在城市,更乐于和大自然的环境中的事物对话,教育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反映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和大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深入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热点,由师生共同讨论产生。从幼儿的生活中、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中提炼有价值的生态教育内容,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

如家园共同组织开展的半日开放活动《创意时装秀》。活动前期,孩子们就教室里百宝箱中的废旧材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可以做区域游戏中玩的材料,有的孩子说可以做衣服……于是,孩子们达成了共识,准备做时装表演秀的衣服。最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我们自己会做吗”。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有限,还不能独立完成,于是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参与活动。教师因此根据孩子们的要求组织了一次半日开放活动。活动中,亲子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时装,完成了一场创意时装秀表演。活动过后,一位家长说道:“很感谢幼儿园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很多废旧物品材料还可以被持续再利用,意识到了节约资源很重要,‘变废为宝’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表演能力。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幼儿原有的基础和现实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发展路径是不同的,每位家长的职业背景和育儿理念是有差异的,每个班级所处的空间也是有区别的。在和谐、生态的教育环境中, 各个因子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将最终促进整个班级生态和谐、 健康地发展。

二、预设生成:“三生”的班本课程实施内容


依据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小班的班本课程《独一无二的我》的实施以生命为本,生活为源,生态为场。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中、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中提炼有价值的生态教育内容,师幼共同讨论,建构主题生成一系列活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生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指南》中提出:应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于是,我们根据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年龄段特点,从各领域、各年龄阶段的目标出发精心预设班本课程内容,帮助幼儿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活动方式,发展基本能力和培养基本情感。同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巧妙生成了一系列活动,最终形成了以下的主题网络图:

三、促进学习:“三生”的班本课程动态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它是老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不同的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动态的评价。同时,评价主体的变更使评价的方法又更加多元化。用客观适宜的方式来衡量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学习。

首先,课程评价以过程取向为主。教师和幼儿在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而课程评价在镶嵌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进行。

如家长评价。每次的家长助教、亲子半日开放活动,家长们都定期反馈表达对活动的看法,对孩子的观察。家园沟通、相互交流中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时,还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创意课程的幼儿发展性评价等。

其次,课程评价方法是多样化的。老师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我们老师的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我不会害怕》、学习故事《我会搭高楼啦》、《因为爱你观察墙》等。同时,分析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作业”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方法。“作业”包括绘画作品、录入手机的视频等,它们都反映了问题解决过程中,幼儿思考的历程,是最真实的。如我们教师拍的幼儿观察手机记录视频《龟兔赛跑》,孩子们在争先比赛的过程中,尽情表演着出乌龟和兔子的神情,感受着比赛的乐趣。当这些“作业”铺展一系列完整的记录时,将有助于教师把握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更客观的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更直观了解幼儿的进步。

最后,课程评价也是一种“自我接受评价”。课程评价以幼儿自我评价为中心,结合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引导幼儿对自我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我们的课程评价,始终关注幼儿活动中问题的解决和迁移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幼儿用绘画和“类文字”等方式来记录他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访求,定期和同伴、教师、父母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原因。如孩子们在绘画小威向前冲的迷宫图的过程中,感受“小蝌蚪”小威战胜困难,一步步走向新生命的过程。其他孩子和老师、家长在观望其简单绘画中,一目了然,了解了他的想法。相互交流中,促进了幼儿的学习。总之,评价成为了幼儿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四、且行且思:“三生”课程的反思与展望

班本课程,且行且思。一个学期以来,小班的班本课程围绕幼儿《独一无二的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吸收了一些生态课程开发的创新理念,源于幼儿的生活,积累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式。但是,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思考:教师如何更有效地把社会发展需求和孩子的发展有机结合,体现教育的前瞻性?如何使教师的预设和孩子自发生成的活动更有效地整合?教师还可以通过哪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等等。

相信在教师共同的努力探索下,小班的班本课程将本着“基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需要,立足孩子成长”的思路来开展我们的实践。在不懈的实践中,潜心教育,留心实践,从现象到本质探究,常常反思总结,丰盈自己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地观察和倾听的基础上调整自己跟上孩子的步伐,去创造适宜本班的课程模式,推动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静,杨己洁,朱静芸.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3] 虞永平.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建设[J].早期教育,2005(5)

[4]朱家雄.王峥.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 

[5]杨莉君,康丹.论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6(12)

(论文获2018年江苏省教育协会优秀幼儿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