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1)班

孩子咬指甲的成因与纠正


一、在儿童和青少年当中,"咬指甲”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

咬指甲”,医学上又称“咬甲癖”,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咀嚼或破坏指甲角质层和周围软组织的行为。美国2016年有相关统计显示,从儿童期到青春期,“咬指甲”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加( 20%-33% ),在青春期达到高峰(约45% ),到18岁后有所下降,但也可能在某些成年人中持续存在。由此可见,“咬指甲”在各个年龄的人群中并不罕见,有一部分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掉这种习惯,而另一部分人则因为社会心理等因素需要特殊的F预和帮助。

二、“咬指甲”的成因

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咬指甲”这种习惯,有大量研究从心理状态、后天环境、家庭因素、社会模仿、遗传等几个领域给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1.心理压力的释放

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咬指甲是一一种缓解紧张或平衡剧烈情绪的方法。在孩子面临压力时,他们会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咬指甲恰好能减轻他们的焦虑感,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长期下意识的习惯。比如,敏感的孩子来到了一个新的幼儿园,胆小的孩子遇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善社交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群体....这些新的情境都可能会让孩子心中对环境的控制感失衡,引发强烈的紧张和不安。这个时候,孩子为了保持冷静,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找一个安全又隐蔽的情绪出口。咬指甲,就是一个简单容易的操作方式。类似的暂时解决心理冲突的行为还包括咬铅笔、舔袖子、拔头发,等等,其中以咬指甲最为常见。

2.无聊时下意识的自我安慰

即使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单纯的无聊或孤独感也能引起这种“自己自足”的安慰行为,相当于找到一件可以关注的事情,为无处安放的意识找一个可以随叫随到的任务。

3.幼儿时口唇期的延续

按照弗洛伊德划分的人格发展阶段,婴幼儿所经历的最初阶段,叫作“口唇期”,发生在0到2岁之间。这一阶段儿童通过吮吸、咀嚼、吞咽、撕咬等口腔动作熟悉周围的客体,并从环境中获得满足感,为将来稳定的社会人格发展打下基础。我们经常可以在3岁前的孩子中观察到把玩具放进嘴里的现象,这就是口唇期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孩子可能会把这种需求带到3岁以后,手指和指甲,顺理成章地成为方便的满足对象。

4.长牙的不适引起

在长牙初期,儿童的牙龈会出现较强烈的不适。这个时候口含或撕咬-一些坚硬的物体,给牙龈施以适当的压力,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不适感。儿童可能在试图摆脱不适的过程中碰巧发现了“咬指甲”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

5.父母可能的遗传

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基因层面的定论,但有研究发现,有咬甲癖的父母,其后代也更容易出现此行为,即便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就都不啃指甲了。6.从家庭成员或同伴那里习得的社会习性如果孩子持续地看到身边的父母家人或同伴在咬指甲,则更容易模仿这种行为。

三、在家庭中可以尝试的矫正方法

1.与孩子一起找到原因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除了关注孩子咬指甲时的状况之外,还可以多花些时间观察每次咬指甲前后的情境。比如,行为出现之前孩子是否处于某种压力源底下,或是单独在一个缺乏刺激的环境过久?咬指甲这种举动是否帮助他们调节了心情,或是保持外表的平静?如果发现这样-种规律的话,就可以寻根溯源,从减少冲突和压力源,改善环境,让孩子保持积极感兴趣的心情做起。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一起加人观察记录中来,自我报告的数据比家长观察所得更加全面和准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忆在什么情况下自己容易咬指甲,以及通过这项举动,心里的感受有了怎样的变化。

2.分散注意力

在很多情况下,咬指甲已经发展成一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当家长提出时,孩子才恍然大悟,先前则浑然不觉。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细心地计划,在可能出现的情境中提供其他几个孩子可以触摸的选项。比如孩子在看电视时容易吃手,就让他们在手里抓一个玩具,如果他想要把手放进嘴里,就需要先放下玩具,把注意力提到意识层面,这时孩子更容易觉察自己的举动,也更可能及时地停下来。如果孩子在学习时容易咬指甲,也可以让他们把铅笔和橡皮握在手里。

3.借助外界工具

如果用主观控制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未能见效的话,还可以借助一一些专门的工具。首先,增加剪指甲的频率,确保指甲的长度在不易被咬断的范围。其次,选择-一些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可食用的指甲油,比如具有强烈气味,或吃起来有苦味的产品。除此以外,还有-些轻薄的 儿童尺寸的手套或指套,也可以尝试一下。

4.正强化,不惩罚

不论选择哪一种方法, 父母在实施时一-定要保持平静温和的态度,而不是在发现孩子咬指甲时大发雷霆,施子严重的惩罚。须知很多孩子咬指甲的行为都和心理紧张感伴生,他们自己也没有很好的控制方法,-味训诫和惩罚只会让他们更加焦虑,反而让坏习惯愈演愈烈。家长不如保持耐心,在发现时平和地指出,提供可能的方案给孩子尝试,在取得短期效果时给予大量的褒奖和鼓励。“在孩子的内心筑起-一座安全基地”,是解决一一切心理冲突的关键。

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在少数的情况下,过度频繁或严重的咬指甲可能与更深层次的心理疾病有关,需要专业人士的介人或是药物治疗。在咬指甲的孩子身上有时可以同时观察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离焦虑、抽动等症状。--日发生这种情况,或是在家庭矫正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影响到孩子的指甲或口腔健康时,请寻找专业医生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