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7)班

见了蚂蚁就踩,是残忍吗?


儿子4岁了,出去见到小蚂蚁就踩。问他为什么,他说蚂蚁爬人身上痒痒、咬人,所以就要“踩死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长此以往,会不会变得残忍?我该怎样教育他呢?

——乐乐妈妈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小动物,除非其外形丑陋乖张,小孩子对于小动物是亲近的、喜欢的。乐乐见了小蚂蚁就踩,是不是“残忍”呢?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进行了划分,根据他的研究,4岁的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指儿童因为年龄小,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能意识、也不能理解他人的看法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这个阶段,他们判断好坏或者公平正义的标准往往是按照自己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还不能够理解外界是非善恶的标准。儿童的道德感在中班才能基本发展起来。4岁的乐乐还没有建立起道德观,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来判断孩子。妈妈因此担心孩子会不会变成一个残忍的人,有点过虑了。

那么,为什么乐乐见了蚂蚁就要“踩死它”呢?

1.对成人行为的模仿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是如此。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领域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早期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他人就是主要照看他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方面,他们和孩子朝夕相处,是和孩子产生互动最多的人;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照顾者,他们是孩子眼中的权威,是孩子最重要的、最常观察和学习到的榜样。我们平时对待蚂蚁等小动物的做法,早就变成范本,被孩子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并化为行动。我们看到蟑螂,大叫“小强”然后拍死它;遇到毛毛虫,说着“真恶心”并一脚踩上去……这名小小的学习者看到之后,心里会想:“哦,原来对待虫子应该这样啊。”潜移默化中他们就学会了。因此,在责怪孩子怎么会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我们要反思一下:我当着孩子的面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如何表现的?我做好示范了吗?或许案例中的乐乐妈妈没有告诉孩子或做过“踩死它”的示范,孩子有可能是看到身边的其他人有这样的

行为,而产生了模仿。

2.基于自己或周围人的经验

如果乐乐之前有被蚂蚁或者其他小虫子咬后身上发痒的经历,当他再次遇到蚂蚁时,不良体验会再次被唤起。该年龄段孩子自我中心的的思维模式,使他很可能做出如此推断:“虫子咬了我,很难受,虫子是坏的,我要踩死它们”。也许他曾见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小伙伴被咬过,或者从他们那里听说蚂蚁会咬人而且很痒很疼,从而导致他对蚂蚁形成负面印象。

 

家长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孩子呢?

第一步:制止孩子踩蚂蚁的行为

我们首先应当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讲清楚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比如,案例中的妈妈可以这样对儿子说:“乐乐,你不可以这样随便去踩小蚂蚁哟。因为小蚂蚁也是有生命的,和你一样,它的爸爸妈妈也在等它回家呢。如果踩死了它,它就会离开这个世界,见不到它的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也再也见不到它们的宝贝了。”通过调动孩子自己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感情体验,唤醒孩子对小蚂蚁的同情,让他觉得蚂蚁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自己不能随意伤害它。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了解小动物

“因为懂得,所以怜悯。”认识和了解是尊重的前提。在告诉孩子不能随意伤害蚂蚁性命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蚂蚁,并能友好地对待蚂蚁或其他虫子,同时注意保护自己。案例中的妈妈可以选择与蚂蚁相关的科普类绘本,或者通过网上查阅等方式,和孩子一起了解蚂蚁的不同种类,认识蚂蚁的习性,知道哪些种类的蚂蚁可能会伤害我们,而其他种类的蚂蚁则不会伤害我们。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可以认识其他常见的虫子,逐渐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虫子,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同种类的虫子有不同的作用。对于那些可能会咬我们的虫子,我们远离它们就可以了,不用特意去踩死它们。”

第三步:在生活中做好榜样示范

针对案例中妈妈的困惑,前两步已经可以基本解决当下的问题了。但是对作为大自然一份子的人类来说,我们更希望孩子对小动物“不残忍”,充满爱心,逐渐养成爱护小动物、与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那么,我们自己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和模仿对象,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样。也许有的妈妈很讨厌虫子,或者非常害怕虫子,但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不能忽视自己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先入为主”的影响,以至于让孩子逐渐习得和我们一样的反应模式,失去了自己探索小动物、和小动物建立关系的机会。只有我们自己尊重小动物的生命,并温柔以待,孩子才会养成尊重、爱惜生命的习惯。

尊重孩子的反应,不以我们的标准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同样,和孩子一起观察、了解小动物,不因“我的感受”而“踩死它”,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生命的美好和奇妙,也会发现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日益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