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7)班

在陌生环境中,放手还是限制?——浅谈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每个父母都关注的一项能力,也是常常困扰父母的问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胆小”。比如,在陌生的游戏环境下,孩子躲在父母身后不敢参与活动,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想加入游戏时不敢表达,等等。这种情况下,父母要么是带着

  孩子离开,要么是“陪”着孩子一起“上场”,要么是教训一番。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太“无约束”。比如,争抢不属于自己的玩具,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过于有自己的“主意”,不能和同伴玩在一起,等等。这种情况下,父母多数是担心焦虑,时刻要避免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无论是哪种情况,其实都和孩子自主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远离父母的庇护,自主交往能力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我女儿在交往中属于典型的“胆小”类型:比她矮的孩子上去推倒了她,她自己站起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推她的小朋友;别人抢了玩具,她也不去要回来;想加入游戏,自己不敢说,推着我去和小朋友说。作为母亲,我的确为女儿的交往能力心焦过。但是认真反思自己,我有没有责任呢?我想,女儿在交往中依赖成人、不自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  父母都有带孩子去游乐场的经验,我也经常带女儿去游乐场,在看到父母,尤其祖辈在游乐场对孩子“谆谆教导”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也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是不是我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干涉了孩子的想法,渐渐让孩子变得“胆小”呢?

成人在游乐场的典型干涉行为大约有两类。

  第一类是代替。替代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典型做法。

替代选择游戏内容:“过来,玩这个,这个好玩。”

替代选择玩伴:“和xx玩,别去那边,那边小朋友太大。”

替代孩子思考:“你要这样玩。”

  第二类是限制。限制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典型做法。

限制行动:“你就在这玩,这没人。”

限制思维:“不是这样玩的。”

这两类错误我都犯过。那么,这些行为背后,我的哪些想法成了孩子交往的桎梏呢?

首先,对游乐场的认识。游乐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原来一直认为游乐场就是孩子玩的地方,解决的是“玩什么、怎么玩”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游乐场是一个孩子之间自由交往的场所,是在陌生的场域中学习交往的场所。所以,为了让孩子“玩得好”(安全、

有效),我会限制孩子,比如让孩子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玩,以避免争抢玩具的情况。

其次,对游戏的认识。什么是孩子真正的游戏?我经常会告诉孩子,选择哪个伙伴一起玩会更好,怎样玩才更好玩。但是成人认为的好玩,孩子不一定能感受得到。玩具只是一个载体,在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里,孩子玩什么、怎样玩体现了孩子对环境的认识和想法,孩子在自由空间中自发、自主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游戏发生的前提。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我渐渐放松自己的心情,给孩子更多行动的自由、思考的自由。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交往中的自主性提高了。一次带孩子在小区玩时,我感受到了成人替代选择和孩子自主选择的不同结果。

女儿开始一个人玩,我知道她想找个伙伴。于是,我环顾四周,找了一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对她说:“去问一下这个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吗?”女儿看了看,没理我。我想,孩子可能有自己选择玩伴的视角。不一会,我看到女儿已经和另外一个小一点的女孩打得火热,作为姐姐的她处处追着妹妹跑。 然而,事情很快逆转了,由于这个妹妹太独立,玩了一会他们就友好地分开了。女儿站了一会,凑到一个大点儿的姐姐身边,也不说话,一直盯着大姐姐看,她的动作、表情也随着人家变化。大姐姐马上读懂了她的心思,于是两个伙伴一个开始跑,另一个紧紧去追。看来,孩子的开场白完全不是成人下的“可以一起玩吗”这样一句话。再过一会儿,两个孩子边聊天边玩,俨然像是认识了很久的好朋友!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在陌生的游戏环境下,孩子需要的不是成人告知的技能,而是在游戏中自然而然的行动。在行动中,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该如何和不同的小朋友交往,这才是真正内化于心的能力。

作为成人,当我们对孩子某方面“不满意”的时候,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放手给孩子机会尝试了吗?童年终将远离,而孩子在尝试中所获得的自主性和成功感,才真正会让他们受益终生。